熊猫体育|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
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佩剑个人赛中,一位来自江苏的小选手引起了熊猫体育全场关注,年仅11岁的姜鑫瑞以凌厉的攻势和沉稳的心态,连续击败多位强手,最终摘得银牌,这位戴着护面、身形矫健的少年,在赛后接受采访时道出了自己的心声:“通过比赛,我熊猫体育平台变得更加自信,站在剑道上,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。”
从羞涩到自信的蜕变
姜鑫瑞与击剑的结缘始于三年前,当时8岁的他在学校选修课上第一次拿起佩剑,便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。“最开始只是觉得剑很帅,但后来真正爱上了这项运动。”姜瑞鑫的母亲告诉记者,儿子原本性格较为内向,但击剑改变了他。
“比赛让我更加自信。”姜鑫瑞坦言,第一次参加比赛时,他紧张得连剑都差点握不稳,但现在他学会了控制情绪。“每场比赛都是一次锻炼,无论输赢,我都能从中获得成长。”
教练李俊伟评价道:“姜鑫瑞最大的进步不是技术,而是心理素质,他从一个害怕失败的孩子,成长为敢于面对任何对手的选手。”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
当被问及比赛中最深刻的体会时,姜鑫瑞不假思索地说:“场上只能靠自己。”这句话看似简单,却道出了击剑运动的本质。
击剑是一项个人对抗性极强的运动,当选手站上剑道,戴上护面,所有外界的帮助都被隔绝在外,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平时的训练积累和临场应变能力。“在剑道上,你没有任何人可以依赖,必须独自做出决策并承担后果。”姜鑫瑞解释道。
全国锦标赛的半决赛中,姜鑫瑞充分展现了这种独立性,在与去年冠军选手的对决中,他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战术,连续得分实现逆转。“当时我没有看教练,也没有想太多,只是专注于对手的动作和自己的技术。”他回忆道。
技术与心智的双重磨练
击剑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,更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,姜鑫瑞每天坚持训练3小时,周末更是达到5小时,除了常规的技术训练和实战对练,他还通过视频分析对手、研究战术。
“佩剑项目速度快,攻防转换瞬息万变,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。”教练李俊伟表示,“姜鑫瑞的优势在于他善于思考,能够在比赛中快速调整策略。”
心理教练张敏告诉记者,他们为小选手们设计了专门的心理训练课程,包括压力管理、注意力控制和情绪调节等内容。“姜鑫瑞很擅长将心理训练中学到的方法应用到实际比赛中,这是他能够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。”
未来可期
尽管已经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,姜鑫瑞仍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。“我还有太多需要提高的地方,这次比赛让我看到了与顶尖选手的差距。”
姜鑫瑞将备战明年的青少年击剑系列赛,他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够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。“我知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我会一步一步踏实前进。”
体育专家王志强认为:“像姜鑫瑞这样年轻且具有潜力的选手,是中国击剑未来的希望,他不仅展现了优秀的技术水平,更难得的是对项目本质的深刻理解。”
击剑运动的育人价值
姜鑫瑞的成长经历,折射出击剑运动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影响,北京市击剑协会副会长刘颖表示:“击剑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、判断力和抗压能力,这些品质将受益终身。”
近年来,击剑运动在中国青少年中日益普及,不仅因为这项运动能够锻炼身体,更因为它能够培养孩子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智慧。“站在剑道上,你无处可逃,必须直面问题并想办法解决。”刘颖说,“这种体验对孩子的成长极为宝贵。”
随着越来越多像姜鑫瑞这样的青少年通过击剑运动获得成长,中国击剑的未来发展令人期待,而这位小将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拿起剑,踏上这条挑战自我、超越自我的道路。
在结束采访前,姜鑫瑞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佩剑,剑身上刻着一行小字:“唯自信与自立不可负”,这句话或许正是这位小剑客快速成长的最佳注脚。